本报告按照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黑龙江省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黑教办〔2014〕37号)要求,根据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公开工作实际开展情况编制而成。2013-2014学年信息公开工作执行情况编制而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3年9月1日起至2014年8月31日止。
一、信息公开工作概述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把信息公开作为学院加强民主管理、促进依法治校的重要举措,与其他重点工作同研究、同布置、同落实。
(一)完善工作机制。信息公开工作是深化党务、校务公开,推进学院科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发布后,学院高度重视,通过交班会、院长办公会等形式,及时学习传达关于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为信息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学院完善信息公开机构,收集、整理和发布信息,纪检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实施情况,受理院内外各种投诉;工会、学生工作部负责了解实施情况,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
(二)创新公开形式。学院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形式,通过社会媒体、门户网站(www.htxy.net)、文件、校园广播、电子大屏幕、宣传橱窗、展板、移动宣传板、标语、手机短信、网络信息等多种形式公开各类信息,使师生和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学院。
(三)落实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建立信息员队伍,具体负责各职能部门、各分院本部门应公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纪检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实施情况,受理校内外各种举报;工会、学生工作部负责了解实施情况,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学院统一领导、办公室牵头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师生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保证了信息公开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学院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我院牢固树立“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理念,主动公开学院信息,基本做到把与学院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密切相关和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予以公开。
(一)通过社会媒体公开学院信息。2013-2014年度,学院通过《中国教育报》、《中国消费日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新闻夜航》、《黑龙江晨报》、《中铁党建》等媒体公开学院发展改革建设信息9次。通过全国各省官方招生信息网发布招生宣传信息15次。中国中铁系统各大媒体、网站发布学院改革发展和招生信息18次。
(二)通过学院门户网站公开信息。学院建立中英文门户网站,设立了学院概况、招生信息、就业信息、领导关怀、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新闻中心、校企合作、通知公告、骨干建设、各部门网页、各分院网页等25个中英文专栏,全面介绍学院工作,动态发布各类重要信息。网站坚持及时更新,全面发布学院重要工作和需要师生员工及社会公众知晓的各类信息。2013-2014年度,学院网站发布各类信息共计450余条,成为学院师生和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窗口。
(三)通过交班会和各类文件公开信息。2013-2014年度,学院通过院交班会和各部门交班会100余次传达学院改革发展建设的信息。学院党委、行政共发布各类通知、通报、决定等292个,涉及到学院重大事项、重要通知、规章制度等,如《关于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哈铁学院关于各类收费项目的说明》等。
(四)学院通过通讯设备和校内媒体公开信息。本年度,学院通过电子大屏幕、宣传橱窗、35块移动宣传板及手机短信等通讯工具和校内媒体及时公开信息1100余条。
(五)按照黑教办[2014]37号《关于公布黑龙江省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要求,今年我们对学院信息公开事项列出清单,并以此为据,责成各相关部门提供规章制度、教学信息、师资信息、学生服务和其它各项应予公开的信息,实行逐项公开,保证信息公开内容的规范、真实、准确。
三、依申请公开和信息公开收费情况
2013-2014学年度学校未收到信息公开工作未发生收费情况、减免情况。
四、信息公开工作的评议情况
一年来,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给予了支持和肯定,评议良好。
2013-2014学年,学院未出现因学校信息公开工作遭到举报的情况。
五、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2013-2014学年度,我院没有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引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2013—2014学年度,学院在开展信息公开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教育厅和社会公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学院信息公开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尚需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公开的渠道和程序还不够十分规范;二是各部门对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还需进一步加强;三是信息公开的水平有待提高。
今后开展信息公开工作中不断强化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建设,重点加强各职能部门和学院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队伍建设,建立学院和分院两级的信息员制度。继续加强信息公开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信息公开整体工作水平。完善学校信息公开网。以涉及学校师生切身利益和社会关注度高的信息为突破口,不断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升信息公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