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在线教学案例1:“云端”行车有平台,安全作业高标准--郭喜春 作者:日期:2020-04-16 一、案例概述课程名称:列车安全装置操作与故障处理授课对象:铁道机车专业2019级高职生基本情况: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采用超星学习通+钉钉直播进行线上授课,周4学时。3月2日开课以来,已运行5周。应到课2560人次,实到课2536人次,到课率99.1%。在线教学主要特色:“四多四标”。多形式的组织模式、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多样式的考核形式、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全面落实机务岗位“学标、对标、贯标、达标”高标准。二、在线教学设计《列车安全装置操作与故障处理》教学内容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学生是否学懂弄通,真正落实职业岗位中的操作作业标准,关乎列车行车的安全性。如何在线上教学中,基于理论讲解、实训操作相结合,是当务之急。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以此问题为导向,实行“四多四标”,关注对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等学习成效的有效检测。1、多形式的组织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采用“1+2+N”形式组织“云”端翻转实施教学。1:课前学生闯关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形成学情数据。2:课中钉钉直播+钉钉消息群讲授、解惑,课中重、难点讲解,标准化作业流程和技能展示。N:课后学生分组,战队形式合作协助式学习,多样化考核。2、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学习全过程均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引导、辅学、贯标和检验。课前设计有任务单、微课视频、技能操作视频、PPT、技规等,各视频均对应设计一个或多个互动问题。课中借助VR全景、虚拟仿真平台等讲解设备操作流程、企业标准。课后编制有章节的作业集、阶段试题库,供学生实时检验学习成效。教学资源动态化更新,学生并非资源“吸取”者,同时也是资源的“生产”者,学习成果促进教学资源的多元化与持续进化。3、多样化的考核形式课程采用了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考试题库测试、事故调研、TS仿真、技能考核等多样化的过程性考核形式。直播课堂上,学生提交成果形式多样化,虽隔屏相望,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良好,有效地解决情感交流难、学习疲劳现象,厌学、不学情绪和作业复制粘贴提交现象。4、多维度的评价模式课程构建了信息化能力、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团队协作“五维”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模式。通过前期探索、建立和实施,结合多样的过程性考核,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纠正不良学习行为,如迟到、早退等。三、在线教学实施1、课前自主学习探究依据教师发布的课前任务单,完成自主学习,掌握易学会、能懂的知识点,带着未完全学懂弄通的教学重点、难点走进直播课堂,课前的困惑、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2、课中精准破解难点课中多种形式互动,连麦投屏,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提升自信心和沟通表达能力;结合当前行业抗疫先进个人事迹,推动课程思政“如盐入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责任感;实时把握行业岗位热点事件,有机结合课程内容,全面提升学生对岗位高标准理解,自觉“学标、对标、贯标、达标”;针对学生课前、课中暴露的学习难点,通过VR全景、现场视频、三维模拟等形象化教学手段进行精准破解,实现云端行车有“平台”,安全作业高标准。3、课后关注能力提升课后作业采取“基础+提升”、“必备+扩展”等不可复制形式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考核,基础内容为:岗位技能题库专业测试等;提升内容为: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是否融合贯通,如在行车安全方面,学生需进行系统调研、甚至在TS虚拟平台中还原事故现场等。四、在线教学实施成效1、“工匠精神”养成教育,学生责任意识显著强化通过学习,机车乘务员岗位所需要的“铁军”精神和“安全大于天”责任感扎根于每位同学的内心深处;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高。2、“攻破难点”目标落地,学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精细化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完成了课程的教学任务,学生除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多次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创新学习成果,给老师呈现惊喜。五、在线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有效地促使了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学习热情完成了本课程前一阶段的学习。同时需在以下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和改革。1、多维度评价体系运用中,需要学习通和PC端同时分别对学生进行统计和分析,导致信息公布时间滞后,接下来将对评价体系指标进一步量化。2、部分任务的完成依赖计算机,存在着个别学生参与度不够的现象。将进一步丰富任务形式,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更方便地参与到任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