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院的统一部署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组织安排,教务处协调和五个专业分院大力配合,3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曲珊珊老师利用钉钉平台,开展了“开学第一课——弘扬奥运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宣讲的直播活动,2021级高铁1-7班及电测班约有400名学生进行在线直播观看。3月14-15日,学院大一大二全体学生在思政课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学习通平台观看了本次宣讲的录播,活动已覆盖全院的10000余名学生。

本次宣讲是为了贯彻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的通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利用2022年春季全省大中小学校返校开学重要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等体育赛事,激励全体大学生勇于拼搏,永不服输,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勇于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曲珊珊老师主要从百年奥运梦的历程、2022年冬奥会的丰富内涵及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弘扬奥运精神三部分出发,阐述了中国百年的奥林匹克故事,展现的不仅仅是中华儿女顽强拼搏的姿态,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百年追梦铸就今日中国,奥运梦就是中国梦。接着通过深入分析了北京冬奥精神的丰富内涵,号召大学生们在奥运精神的感召下,把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技能报国的远大志向,为实现交通强国梦而不懈奋斗。

本次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和热烈反馈。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弘扬新时代奥林匹克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勇争一流、不言放弃、奋勇拼搏。同时通过冬奥会闪耀的中国元素,冬奥会上的中国制造、中国速度和中国智慧,增强了自身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而冬奥会“更团结,向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播撒了和平的种子,用更开放、更包容、更自信的姿态放眼世界,开创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欢迎宴会上的致辞:“我们应该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国际社会应当“更团结”。各国唯有团结合作,一起向未来,才能有效加以应对!”

